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分为介绍期(Introduction)、增长期(Growth)、成熟期(Mature)、衰退期(Decline)四个阶段。 一种产品进入市场后,它的销售量和利润都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呈现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过程,就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由诞生、成长到成熟,最终走向衰亡,这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产品只有经过研究开发、试销,然后进入市场,它的市场生命周期才算开始。产品退出市场,则标志着生命周期的结束。—— 摘自百度词条《产品生命周期》
上图的曲线比较标准,现实中这个曲线当然不会完全一样。至于什么因素左右了曲线的走向,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它不是我们这里要说的重点。
如果联想到互联网行业,也就是当产品部署以后进入运营期,产品生命周期就开始了。但是如何区分产品目前进入哪一个生命周期的阶段呢?我想应该是看几个关键的运营数据了。
产品生命周期的建立
“产品生命周期的建立”要说明的是在产品开始生命周期前要做的事。包括:产品构思、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测试、产品部署,五个阶段。暂时把这5个阶段统称为过程模型。(一直没给这5个阶段找到一个合适的名词, 暂时就用MSF里的说法,“过程模型”吧)。
过程模型和里程碑
过程模型共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最后都对应一个里程碑,里程碑标志着这一阶段的结束,下一阶段可以开始。过程模型可以使产品平稳地过渡到运营阶段。
这个图既可以理解成同一产品的不同版本(版本可以理解成网站的某一次改版)的迭代,也可以理解成同一产品同一版本的分步实施上线。
什么是迭代开发?在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先开发、测试及部署那些核心的、基本的功能,然后在后续的版本中添加其他功能。迭代的有哪些好处?
第一,将一个产品的解决方案分成几个较小的项目可以使它们更易管理和实施,降低沟通成本。尤其是在时间要求很紧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完成主要目标,但是这样实施的前提要求是产品的设计方案要有足够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
第二,能够更快的从用户那里得要产品的反馈,并在下一个版本中做及时的更正。这样就降低了风险,避免出现直到产品最后才发现它不符合用户的需求。
第三,越早发布,就能越早的带来新的功能,新的价值,甚至是利润。